回上頁 部落格
/blog/b3ba9f6567fe192d.png

居家生活

顏色

調色盤調不出這個世界的顏色 灑上金黃陽光的榕樹綠葉,雨中結縷草的綠,大樓牆面斑駁的灰,夕陽的澄,紅,紫... 由自然環境營造,隨著時間變化的顏色,無法被複製 每一次的顏色是永恆,但是這個永恆,有的時候很短暫,很多時候,短得來不及你眨一眼
顏色能同時影響心理與生理健康 顏色經由大腦的下視丘(Hypothalamus) , 經由杏仁核 (amygdala) 和海馬迴(Hippocampus) 產生情緒,經由腦下垂體(pituitary gland) 影響內分泌系統, 進而影響生理狀態
比如,紅色觸發下視丘後部(posterior hypothalamus),交感神經(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),引發血管的擴張,增加血液的流動,心跳的加速.... ,鮮紅色 (Scarlet) , 緋紅色 (Crimson) , 深紅色 (Maroon) .......不同比例的紅,有不同的心理與生理的影響
藍色,觸發下視丘前部,副交感神經,降低血液流量,心跳,血壓.....
我們無法複製自然環境裡每一個療癒的顏色,每一個激勵的顏色,但我們能試著在生活空間裡,臨摹自然環境裡的顏色,除了適當的顏色配置以外,更重要的是 適當的維持顏色的變動,因為顏色的流動,是自然環境裡的重要特質
參考資料: The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of Colour Dr Linda Mayer and Prof Rashid Bhikha July 2014
https://www.bounbang.com/blog/909de306-8028-44e6-8559-a643cebce1a4.png https://www.bounbang.com/blog/f637369a-83e9-4d34-aa7d-6f48ae16ea01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