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上頁 部落格
/blog/29f3a85c6310216f.jpg

使用者體驗分享

〈疫後時代的潛藏危機與職場未來新趨勢〉─上篇

「10年後,有85%的工作目前根本不存在,從藍領到白領,每個工作者都無法自外於這個職場大變革。如果能力不隨時更新,過往的「資產」,馬上變成今天的「負債」。 牛津經濟研究院(Oxford Economics)研究指出,未來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的發展,將取代全球製造業近十分之一人力。到 2030 年,製造業可能會消失近 2,000 萬個職缺。換言之,不少目前檯面上看得見的工作,都是「暫時」的。 從英國廣播公司(BBC)到美國勞動部,都有類似的預測:未來有65%的工作必須重新發明。戴爾公司的未來研究中心則估計,到2030年,高達85%的工作現在根本不存在。也就是說,所謂日後「熱門」的工作,現在根本「看不到」。」 ─上文引用自《快樂工作人》〈自學力就是你的超能力〉 新冠疫情的爆發,讓身處在後疫情時代下的我們,除了因疫情而導致的各種經濟上的損失、行動受限以外,更加速了「自動化」的社會進程,即─以人工智能的自動化機械取代傳統的雇用員工,以人力作業的生產模式,例如無人化工廠、無人商店。 而在這樣的自動化趨勢下,高失業率則將成為必然的常態;而各產業,不論領域為何,也都勢必被迫要因應這樣的環境問題,思考「如何」轉型才能在新的環境中求生,才不致遭到淘汰。 在面對這樣高度不確定性的未來,受影響、衝擊到的,不會只有企業而已;其實,隨著疫情遲遲不停的蔓延,以及政府為因應疫情的升級,採取的因應措施─如禁止外出,甚至封鎖;都將對人們賴以求存的工作之「穩定」─產生了極大的衝擊。 假設,在疫情不斷延燒下去,甚至繼續往上升級,在這期間,如果我們無法再外出上班工作,或是整個公司都因疫情的影響而停擺運作,那生計該怎麼辦?